面對全球供應鏈劇烈波動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國際物流倉儲成本大幅上漲,國際貿易物流巨頭正在加快國際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國際競爭的加劇,進一步增強了我國提高國際供應鏈物流能力的緊迫性。
短期應對策略
盡快建立統一的口岸集散疫情應對規則。 考慮到港口在服務和保障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在港口城市防疫政策收緊的情況下,應盡快建立科學統一的口岸集散工作疫情應對規則。 統籌兼顧,重點明確口岸分流措施、應急綠色通道和中轉站、閉環管理、非接觸式作業方式等具體工作方案,確保全國一盤棋,確保 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安全穩定。
推進國際物資館藏收運工作機制建設。 提升我國重點行業國際供應鏈管理能力,推動有實力的制造企業與國際物流企業聯盟,建立境外原材料供應保障、集中采購和直采、集中運輸基地,開展增值服務和青島國際物流綜合業務,拓展新興市場的地面服務網絡,創新防疫物資、大宗商品、跨境電商商品、冷鏈物流等重點商品的青島國際物流服務形式。
長期發展戰略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物流企業。 以建設全球國際多式聯運運營商為核心目標,推動中國外運、中遠海運等遠洋運輸企業在現有業務基礎上延伸海外物流網絡,加強貨代服務和海外啟動提貨配送 支撐服務能力,推進海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落地配送隊伍建設,由國際物流分包商向總包商轉變,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全球海運物流運營商。 補齊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短板,大力發展專業化航空貨運機場,提高航空貨運裝備專業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網絡的全球航空物??流運營商。
指導創新數字經濟時代的國際物流規則。 推動原產地規則、投資負面清單等主要內容與國內自貿區體系融合,推進檢驗檢疫標準、認證經營者率先實現互認合作,積極開展數字化探索 國際貿易規則,實現青島國際物流數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