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天津港國際物流開放發展峰會和國際物流渠道推廣活動中了解到,目前天津港進口整體通關時間近四十小時,同比壓縮四十個百分比,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不到一小時,壓縮近五十個百分比。
眾所周知,天津港是中國華北、西北和京津地區的重要水路交通樞紐,對外交通很發達,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立體交通集疏運體系。而且距離首都北京很近,而首都北京又是幾大鐵路干線的交匯點,方便海路聯運。特殊優越的地址位置,使得天津海運市場比較繁忙,收到進出口企業、貨代公司和船舶公司的青睞。
曾經因為天津港口的繁忙,導致業務辦理能力有所減慢,企業、貨代公司等產生不滿情緒,也大大影響天津海運的吞吐量。隨著天津有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措施,特別是天津國際物流園的改建,對提高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的速度有了質的改變。天津海關在園區內,實施各項舉措,以方便進出口企業。
天津海關以整體通關時間為重點,將通關前審批環節、通關后檢查、和簽證環節納入時限管理,較大限度地減少海關環節的辦理時間,大力推進“兩步申報”“提前申報”“兩段準入”“匯總征稅”等通關模式,深化“兩步申報+N”進口應用場景,實施“兩段準入”監管,全面推行7×24小時通關保障制度,做到“即到即報,即報即查,即查即放”。
天津海運港口的船舶數量也在增加。隨著通關時效的加強,附近港口也相繼來到天津港訂艙,天津國際物流區自正式開放以來,園區繁忙景象不斷,設立在國際物流區的海關監管場所,辦理進出口業務的企業絡繹不絕。
天津海運港口功能的完善,是8類(共14個)特殊商品進境海關指定的監管場所,包括幼苗、糧食、水果、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肉類、藥品進口港、汽車進口港等。種類的多樣化使得天津港受到進出口企業的偏愛,對繁榮天津的經濟也增添濃重的一筆。
據商務系統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天津依托天津海運港、鐵路、國際機場等基礎設施,形成了連接歐美、輻射中亞、連接日韓、東盟的陸海空通道,加快了與世界經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