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第三季度是國際海上集裝箱運輸的傳統旺季,但今年第三季度海運市場遭受寒流,主要航線運價大幅下跌。原因是什么?天津海運做了以下了解。
旺季市場不旺,部分航線運價較去年下跌八十個百分比以上
根據天津海運獲得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集裝箱海運平均價格較去年9月的歷史高點下降六十個百分比有余;其中,中國到北美西海岸航線運價較去年較高運價下降八十六個百分比,中國到北美東海岸航線運價下降近七個百分比。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疫情導致供應鏈斷裂,去年發生了多個國家“囤貨潮”這也導致了去年海運費用的飆升,但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狀態。今年,由于全球經濟通脹壓力加大,需求開始下降,大量新船下水,供需差距加劇。
受運價下跌影響,不少船舶公司開始停航,以改變供過于求的局面
根據海運咨詢機構發布的數據,近5周內,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地中海等近千條主要航線中,取消了近二百條航線,取消率為十六個百分比。其中,全球三大航運聯盟取消了一百次航班。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運費大幅下跌,但考慮到全球高通脹、高油價等因素,當前運費價格仍在合理范圍內。今年第四季度乃至明年整個航運市場的趨勢仍有待觀察。
長期價格與現貨價格倒掛,出口企業計劃重談價格
去年海運價格高,為了控制物流成本,中國許多出口企業將選擇與航運公司簽訂長期合同,期望低于市場運價,但今年海運價格大幅下跌,長期協議和即期運價倒掛,許多企業開始與航運公司進行新一輪談判,以降低運費。
在一家天津企業負責人介紹,每年年初,他們都會以低于當時市場的價格與天津國際貨運公司簽訂一年的長期合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隨著今年航運價格的急劇下跌,他們簽署的長期合同價格與市場價格嚴重倒掛,她不得不與航運公司協商,希望以新的價格履行長期合同。
幸運的是,雖然已經簽訂了長期合同,但考慮到他們公司每年的大量商品和良好的歷史性能,談判過程非常順利,船舶公司也給出了一個與市場相匹配的新計劃。在天津另一家出口企業,沒有長約的困擾,對今年的海運價格下跌感到高興。